实施积极财政和稳健货币政策 房地产 房地产OA
实施积极财政和稳健货币政策
中共中央政治局昨日召开会议,分析研究明年经济工作。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主持会议。会议指出,当前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具备不少有利条件,但经济平稳运行仍面临不少突出矛盾和问题。
会议强调,明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承上启下的重要一年,将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增强调控的针对性、灵活性、前瞻性,继续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和管理通胀预期三者关系,加快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着力扩大国内需求,着力加强自主创新和节能减排,着力深化改革开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保持社会和谐稳定。
解读
按照惯例,在每年召开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前夕,中央政治局会召开会议分析研究第二年的经济工作,由于随后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的基调与此次中央政治局会议保持一致,因此此次中央政治局会议也被称为“定调会”。
在经济增速放缓、外需下降等复杂形势下,明年中国经济政策何去何从,万众瞩目。这次中央政治局会议传递出诸多明年经济政策新信号。
两大宏观调控政策延续今年基调
会议明确了明年两大宏观调控政策:“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延续了今年的基调。
中国国际交流中心研究员张永军认为这一“定调”在意料之中,“稳健是个中性措辞,但不是‘ 积极’的扩张政策”。虽然“稳健的货币政策”和今年经济工作的基调表述一致,但2011年的货币政策是偏紧的,6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和3次加息。
张永军认为,目前,对我国当年的经济形势判断有不确定性,因此中央在宏观调控的措辞方面“留有余地”,没有说得过于绝对。因而在操作层面上,针对目前我国经济增幅开始下滑,物价涨幅持续回落等,2012年的货币政策不会像今年这样“偏紧”,而是“适度宽松”。但绝不是“过度宽松”。
前不久,央行在近三年来首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被外界看着是货币政策“适度宽松”的开始。张永军说,可以肯定的是,明年我国的货币政策不宜“扩张”———过度宽松。今年以来,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的效果和物价总水平的走势来看,因此明年不会采取“扩张”的货币政策,并且我国的经济形势比2008年的时候要好得多,“明年的经济不至于太下滑厉害”,因此,货币政策的扩张性没有当年这么强。
北京大学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与经济增长研究中心副主任蔡志洲表示,目前的政策已经见效,并不存在继续刺激的问题,针对某些问题可以做出微调,但货币政策不应有太大的变化。
张永军认为,从中央的“定调会”来看,明年宏观调控更加注重物价总体水平和经济增长两者间的平衡。因为去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当时物价上涨的苗头已经显现,当时“抗通胀”是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而今年的物价总体水平涨幅趋缓,因此,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已经发生了改变,明年更加注重物价和经济增长的两者之间的平衡。
调控强调“前瞻性”力度更难把握
会议认为,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增强调控的针对性、灵活性、前瞻性,继续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和管理通胀预期三者关系。
去年的中央政治局会议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表述则是增强调控的“针对性、灵活性、有效性”。
张永军认为,去年强调宏观调控的“有效性”,是因为当时通胀苗头显现,首要任务就是“防通胀”。今年强调“前瞻性”,主要是因为今年经济形势更为复杂多变,对国内外经济形势没有去年看得清楚。“货币政策要放松,但又不能太宽松,由此可看出,明年宏观调控的力度方面更难把握。”
会议还提出,要更加有预见性地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准确把握好调控的力度、节奏、重点,并根据形势的变化及时作出预调、微调。而去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调控力度的把握的表述是:“重点、力度、节奏”。张永军分析,这也是与目前的经济形势不明朗有关,去年的重点很明确———“防通胀”,因此突出“重点”,今年调控突出“力度”,则是要注意调控要审时度势,“不能一味地朝着一个方向调整”,根据形势的变化及时“预调”和“微调”,调整力度不宜“过大”、“过猛”。
稳增长、稳物价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会议明确,明年要“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并且要“正确处理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管理通胀预期的关系”。
此前,胡锦涛在5日举行的征求党外人士对经济工作意见建议的座谈会中也强调,要把“稳增长、调结构、保民生、促稳定”更好结合起来。“注重分类指导、有扶有控,统筹处理好增长、结构、物价关系”。
对此,张永军认为,明年我国经济发展就是平稳较快发展,明年经济增速将回落,从而更加注重经济发展的质量,预计2012年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的目标在8%-9%之间。
最新数据显示,11月份CPI和PPI同比涨幅大幅回落,环比双双转负。业内普遍预期,明年的C PI将趋于回落。在这种情形下,为何“定调会”仍强调“正确处理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管理通胀预期的关系”?周清杰解释,明年C PI涨幅虽然逐步回落,但明年物价仍偏高,尤其是居民工资涨幅低于C PI涨幅时,购买力仍然有限。
此外,对于此次会议强调自主创新和节能减排,张永军指出,即将过去的今年是“十二五”的开局之年,因为宏观调控主要任务是调物价,导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方面总体上“进展慢,成效小”,明年这方面力度将加大。
焦 点
中央政治局:
调控不动摇促房价合理回归
南都讯 随着今年这轮楼市调控接近尾声,外界普遍担忧限购等政策即将“过期”、楼市调控有放缓迹象,将导致房价反弹。近日,中央高层在不同场合强调坚持房地产调控政策。昨日召开的“定调会”也强调,要坚持房地产调控政策不动摇,促进房价合理回归,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王晋斌认为,这体现了中央的坚定决心,意味着此轮房地产调控政策一定要达到预期的、明显的效果。
今年以来,在持续发力的调控政策下,我国房地产市场发生了新的变化:交易量萎缩,土地流拍增多,居高不下的房价开始松动。王晋斌说,当前房地产调控正处于关键时期。此时的调控政策一定要坚持住,否则前功尽弃。
中国国际交流中心研究员张永军也指出,到目前为止,中央对房地产调控的效果刚刚显现,房价刚有松动的迹象。2012年的货币政策将比今年要“适度放松”,因此巩固房地产的调控成果,在房地产交易等方面的调控措施要坚持,否则前期调控的目标就难以达到。
相关
社科院住房发展报告:
房价“拐点”明年一季度出现
南都讯 记者陈佳 中国社科院昨日发布《中国住房发展报告2011-2012》(下称《报告》),对2012年楼市调整做出预测。在不出现重大外部因素冲击的情况下趋向“软着陆”。
报告认为,明年政策调控效果将凸显。在不出现重大外部因素冲击下,住房市场调整将趋向“软着陆”。主要表现为,房地产信贷或现审慎放松;土地市场延续降温趋势,成交或有轻微反弹;商品住房投资逐月回落,保障房投资稳定增长;政策力度持续收紧并作适度微调,开发商降价,购房者预期发生分化;住房销售总体下滑,但下降速度不快;房价全年缓步下降,“拐点”将在一季度前后被陆续确认。
报告还称,楼市降价势头将由一线城市向二、三线城市扩散。若上半年销量不理想,第三季度价格将出现大幅下降。报告主编、中国社科院城市与房地产经济研究室主任倪鹏飞预计,各城市明年房价下跌的幅度不一,目前房价较高的城市跌幅较大,房价适中的城市则会平稳度过。
倪鹏飞称,目前房地产企业“退出”现象已十分明显,房地产悲观预期已经形成。他还指出,当房价出现“拐点”后,民众的预期会出现变化。在这种情况下,应建立房地产调控应急机制,做好房价下降应对预案,防止出现“硬着陆”。
社科院副院长李慎明昨日在《报告》发布会上指出,除“硬着陆”外,楼市依然面临报复性反弹的风险。他认为,目前房地产市场的回稳和下调并不是市场内生的,而是通过限贷、限购、限价和问责等行政高压手段实现的,基础并不牢固。因此,如果出现不必要的货币政策宽松,资产价格可能出现报复性反弹。
倪鹏飞则认为,基于目前从严政策明朗,报复反弹可能性甚微。他认为,应完善调控行政措施,尤其应要求各地更加准确、合理地制定住房调控目标,兑现问责制。
房地产 房地产OA
房地产 房地产O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