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倪光南院士与南京渊源颇深,1961年,他毕业于南京工学院(现东南大学),之后到中科院计算所工作。几十年来,倪光南一直从事计算机及其应用领域的研究与开发,曾担任联想集团首任总工程师,参与我国自行设计的第一台计算机的研制,主持开发的联想式汉字系统、联想系列微型机,分别于1988年和1992年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是我国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IT产业的灵魂性和旗帜性人物。近年来,他密切关注南京软件产业的快速发展,对中国(南京)软件谷的启动建设更是寄予厚望。
“再过几天我就要去南京参加软博会,9月中旬还将应邀到中国(南京)软件谷讲课。”倪光南说,雨花软件业异军突起的发展历程和经验,为软件谷的建设打下了一个很好的基础,建议管委会认真总结经验,好好谋划未来。
在倪院士看来,软件产业对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意义重大。南京提出“要坚定不移把软件产业作为全市第一大主导产业和第一大支柱产业加速培育壮大”,表明了南京走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绿色发展道路的决心。
倪光南认为,中国具备发展软件业的两大要素:人才和市场。不过,光有这两大要素,软件业并不会自动成长起来,决策者的观念、眼光至关重要。“目前在中国,搞房地产是最容易见效的,但雨花台区为了将土地资源完全配置给优质软件企业,并没有走所谓‘科技地产’开发和‘以房(地产)养园(区)’的道路。他们既要为迁走上百家传统产业企业,割舍大量辛苦养大的财税;还要放弃土地的现实回报,倒贴引进软件企业。况且搞软件不像搞房地产那样一二年就可以见效,这使决策者往往不能在任期内享受成果,反倒要顶住压力,将漂亮的数字和政绩留给后来者,决策者能这样做绝非易事。”
倪光南说,眼界决定高度。“十二五”国家将大力发展包括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在内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这是中国软件业发挥后发优势,实现跨越式发展的良机。雨花台区最近筹划的一些云计算重大项目表明他们善于抓住机遇,因势利导,为实现今后的宏伟目标创造有利条件。
“中国软件业是在市场完全开放的条件下发展起来的,发展较快,但也受到跨国公司垄断市场的影响。”倪光南院士举例说,2010年政府正版软件采购,82%采购额落入跨国公司手中。为此,中国软件业的发展应重视对本国软件企业的支持,应像某些行业那样重视提高“国产化率”。南京发展软件业坚持“移植大树”与“育苗造林”双轮驱动,推进“跃升”和“孵鹰”计划,旨在培养更多的本土企业、更多的本土科技创业家,这些举措就很有眼光,有利于本土软件企业的发展,从而提升中国软件业的“国产化率”和自主创新能力,减少对外技术依存度。
![]() | ||||||||||||
![]() | ||||||||||||
免费热线电话:800-860-2166 鲁ICP备09029543号 蜀ICP备07004235号 京ICP备09042705号 | ||||||||||||
技术支持热线: 013806308988 | ||||||||||||
本地化服务:北京:010-62524721 烟台0535-6641848 威海:0631-5206139 |